0539-8012506
時間:2019-05-11 10:24:17
不同排放口被允許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和限值都不一樣。無論是從衛星地圖上搜索,還是穿行在這數十平方公里的鋼鐵城中去尋找,這些煙囪都猶如叢林中的一棵棵大樹,看見容易,管理起來難。尤其是在過去傳統的環境監管模式下,很難實現系統化、精細化的全過程、全覆蓋管控。但是,歷史性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新的環境管理理念憑借著信息化管理工具輔助,猶如朝氣蓬勃的徒步登山者插上了一對強健有力的翅膀。無論排污企業工序和排放口有多繁雜,監管用巧勁,四兩撥千斤。
一、“三監聯動”機制下的證后監管
2019年3月20日,寶山區雨過天晴,臨沂市環境監察總隊的一早就來到了。臨沂市環境監測中心污染源室的高翔和他的幾位同事也扛著沉重的監測設備來到這里,與等人在70噸低壓鍋爐連接的DA072排放口會合。
DA072排放口看起來高聳入云,是一根高達120米的大煙囪,是安裝了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的一個主要排放口,它被許可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除了這個大煙囪之外,的主要排放口還有60多個,監控的污染物各不同。比如電廠機組的煙氣排放口還要管控汞及其化合物,電爐的廢氣排放口還要管控二噁英類污染物,燒結機機頭的排放口還要管控氟化物和多種重金屬等。
究竟哪根煙囪連接著哪些生產設施,它的生產工藝會產生哪些污染物,法律和標準又允許它排放多少,管理者應當如何判斷它的排放是否合規?許可證的“一證式”管理已經把這些都梳理清楚了,在紙質的許可證副本上就是一頁一頁的表格,在電子化的系統上就是一節一節的數據,要落實到發證之后的實際監管上,還需要新的工作機制與之匹配。
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電腦上安裝了臨沂市排污許可證證后監管系統的客戶端APP,他通過這個APP可以隨時查看自己收到的監察任務,也可以在平板電腦上給自己的下屬再分派任務,還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提交執法過程中需要監測部門配合完成的工作要求。系統平臺上顯示,就在前一日,臨沂市生態環境局總量控制處和環境監測處按照年度計劃,聯合發起了2019年3月對的證后監管任務。任務分為兩部分,專項監察任務傳到了監察總隊,專項監測任務傳到了監測中心,這就是3月20日這天和高翔等人在會合的原因。
他們會合的地點正是DA072大煙囪下面的在線監控小屋旁邊,監察總隊和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拿出平板電腦或者手機,掃描掛在小屋墻壁上的排污口信息二維碼,屏幕上很快就彈出了這個煙囪對應的許可排放信息。其中,“排放口基本信息”對應著排污許可證中與這個排放口相關的登記事項,包括排放口的名稱、污染物種類、排放口類型、排放筒的高度和內徑、經緯度坐標,以及這個排放口對應的生產設施和產污環節——也就是說,從這根煙囪里出來的污染物是從哪兒來的,一目了然。
“許可排放限值”對應著排污許可證中與這個排放口相關的許可事項,包括每一種污染物被許可排放的限值,以及該限值對應的排放標準等法律依據。從這個頁面上,還能下載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副本和相關附件資料,可以查看過往的監測數據和監察記錄。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要求開展監察和監督性監測的工作人員每一步操作都要即時上傳記錄和工作照片,不僅是保留證據的規范化工作流程,也是對工作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任務和現場情況都了然于胸之后,和企業的環保管理人員一起走進在線監測小屋,一邊查看在線監測儀器上的歷史數據,翻看監測臺賬,一邊與企業的環保管理人員進行交流,了解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的情況和企業自身的管理現狀。而高翔和他的同事則扛著設備,繞著大煙囪上的鐵扶梯往上爬,去采樣平臺開展監督性監測。
二、讓許可證“活”起來
“對發證企業,我們的執法檢查全部是許可證檢查。它可以是叫作專項檢查,也可以叫作雙隨機抽查,但全部是在許可證框架下進行的?!?臨沂市環境監察總隊楊紅軍告訴記者,“比如大氣專項檢查,這次我就檢查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情況,包括檢查企業治污設施運行怎樣,執行標準情況怎樣,重污染天氣下應該有怎樣的減排要求等,都是以許可證為唯一依據的。排污許可證是管理指南、執法指南、守法指南,國家推進這項改革一開始就是這么定位的,我們也是按照這個思想貫徹下去?!?/span>
除此之外,依證執法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許可證本身存在問題,或者是存在不夠明確、可操作性不強的地方,執法人員也可以在證后監管系統向發證部門即時提交反饋意見,有的還會在許可證工作小組的會議上進一步討論,進而協調企業對許可證進行變更完善,目的就是要讓許可證真正成為能用又好用的工具。